政府公报

《即时比分公报》是由即时比分主管、即时比分办公厅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坚持“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准确刊载公开发布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省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威发布平台。《政府公报》刊登的各类文件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即时比分公报》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纸质公报向全省乡以上各级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委会以及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政务(行政)服务大厅等政务公开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公众、社会单位可到省、市、县(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政务(行政)服务大厅查阅。也可登录即时比分官网, 或关注“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获取政府公报。
辽宁省教育厅文件

辽教发〔2019〕26号

辽宁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辽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即时比分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基本稳定,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着办学模式趋同、培养模式单一、应试倾向严重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切实转变“千校一面”状况、改变单一以升学率为指标的评价导向、引导学校自主发展和办出特色、优化普通高中发展政策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普通高中学校类型,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体系,引导各类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建设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普通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学校要构建可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全面实行以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的学生评价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具特色、更多选择的普通高中教育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优化发展布局、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普通高中在学校类型、学校特色、课程结构、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等方面逐步形成多样化特色发展新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优质、更具特色、更多选择的普通高中教育需求,提升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水平,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人力支撑。
  (四)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类型,着重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基础与发展定位,制定灵活多样的多样化特色推进策略,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特色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政策激励,自主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开展多样化特色办学实践探索,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调整招生政策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激发学校多样化特色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方式、课程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自主发展与特色选择。
  ——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在政府引导下,以特色项目、特色学校为抓手,鼓励学校大胆尝试与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培育先进学校典型,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目标
  (五)工作目标
  到2022年,优质特色资源进一步扩大,省示范性高中和省特色高中在校生占普通高中学生总数的65%,学校特色项目覆盖率达到100%,培育普职融通试点学校10所左右,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评价多元、满足需求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新格局。通过分层定位、分类规划,让每一所学校找到个性化发展方位,使一批普通高中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充分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差异需求。
  四、主要任务
  (六)加强省示范性高中和省特色高中建设
  充分发挥省示范性高中在育人水平、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特色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省特色高中办学思想、教学管理和特色学科建设经验,带动各普通高中挖掘自身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推进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与发展,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普通高中。加强对省示范性高中和省特色高中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复检工作。
  (七)建设优质普通高中
  各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优质普通高中建设方案,通过省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高中开展不同形式的联盟办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或强校带弱校等方式创建优质普通高中,遴选一批学校特色鲜明、多元化人才培养能力和个性化育人水平在市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普通高中,鼓励优质普通高中建设特色项目,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八)提高一般高中办学水平
  改善一般高中基本办学条件,加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改扩建教学和学生生活类校舍,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在一般高中启动实施特色项目建设工程,鼓励支持学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建设特色项目,建设一批办学条件和育人水平进步大、特色项目成熟的一般高中。
  (九)建立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特色课程体系
  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和《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并开足规定的课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办学理念、学生发展、培养目标等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本选修课程建设,建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地域特点、校外教育资源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院校、企业和社区等合作建设特色课程,开发展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十)创新普通高中培养模式
  推行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和改进教学组织管理,指导学校有序推进选课走班、科学开展学分认定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导师制,开好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以双向选择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采取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课程及规划人生发展方向。
  (十一)创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鼓励学校在科学、人文、数理、外语、艺术、体育、技术等方面形成学科优势,彰显学校个性风貌,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探索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模式,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大学先修课程、导师指导、科研协作等,努力为不同潜能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鼓励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学生评价、教师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融合,扩宽学生成长体验,联合育人。
  (十二)健全普通高中科学评价体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多样化特色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监测机制,通过细化指标和调整权重来增加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动力。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评价机制,采取综合性评价、专项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各普通高中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健全评价机制,加强教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工作考察与评价,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建立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指标的普通高中评价方式,建立政府、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十三)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
  推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改革,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机制,实行统一考试、自主选择、面试推荐相结合的考试招生方式。探索扩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权,按照普通高中特色类型提高在市域内单独招生比例,让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生源特点、师资状况自主招收初中毕业生。
  (十四)探索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多样招生方式
  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招考,实行招生院校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为主,结合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择优招收(录)普通高中毕业生。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十五)开展普职融通试点工作
  鼓励普通高中与中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协作。鼓励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融通发展,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双重需求。到2022年,培育普职融通试点学校10所左右,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合作机制。
  五、保障措施
  (十六)科学规划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和支持的工作机制。各市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方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落实责任目标,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周密安排,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十七)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需要,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投入,重点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普通高中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确保项目、试点顺利实施。严格执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善学费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学费足额返还。
  (十八)强化队伍建设
  配齐配足专任教师,推行县(区)管校聘,加大区域内优秀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统筹配置和师资共享力度,满足实行分层走班、选课走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师资需要。鼓励教师通过攻读第二学历、网络学习、短期培训、自主学习等途径进行自我研修,增强教师开发和实施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普通高中教研机构建设,充实各学科普通高中教研队伍,发挥专业支撑作用,指导普通高中解决多样化特色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各级教研科研部门要围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对普通高中及时进行过程指导和专业询问,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十九)探索教研工作新模式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职业学校教师等到普通高中兼课。探索区域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好教研工作对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十)加强督导检查与评估
  加强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建设与质量提升的专项督导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强化过程评估和进出口评价,建立诊断提升工作机制。
  (二十一)加强舆论宣传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和宣传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特色高中办学的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普通高中发展的良好氛围。

  辽宁省教育厅????????
  2019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